【崔宪圭专栏】从容不迫的习近平与陷入困境的特朗普

2025-05-08

纽斯频通讯社首尔5月8日电(记者 崔宪圭)这场看似"剑拔弩张"的美中贸易战,因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关税政策立场的软化正迎来转折点——这是多家媒体、券商与经济专家普遍作出的观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罗振兴指出,国内外舆论压力、美国经济低迷等原本担忧的情况已成现实,促使特朗普在高关税立场上有所松动。

中国权威媒体《界面新闻》报道称,特朗普4月22日承认145%的关税过高,并提及可能快速达成协议。这反映出美国的急切,也标志着美中关税对抗或迎来关键节点。

北京消息人士指出,自1月20日特朗普上任以来,美中关税摩擦本质上是围绕谈判主导权的试探战,但随着形势演变,实质性谈判时机已逐渐成熟。

《华尔街日报》也报道称,随着特朗普立场放软,其正在考虑将对华实际关税税率下调至50%至65%之间。

中国光大证券在报告中分析认为,特朗普的最新表态传递出一个信号:美中贸易战正从最紧张的阶段进入缓和期。

分析认为,特朗普之所以改变立场,是因为资本市场利空因素(如股市低迷)以及与全球多国贸易谈判受阻所致。他希望尽快与中国达成初步协议,并期待中方在舆论上给予"台阶"。

然而,美中两国的根本立场差异依然巨大。特朗普期待中方作出大幅让步,而中国则自信时间站在自己这边,并坚信从长远看将掌握谈判主导权。

中方判断,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最终将因美国国内利益集团的压力而被迫调整。因此,从一开始,中国就坚持"以毒攻毒"的应对策略,以强硬的报复措施反制美方行动。

罗振兴指出,特朗普正遭受来自美国零售、进口、汽车等主要行业的巨大压力。在4月22日放软关税立场前,白宫官员已会晤沃尔玛等大型零售企业CEO,听取他们对贸易战的担忧。

分析认为,关税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已难以忽视,恶化的民意甚至可能引发政治危机,这迫使特朗普不得不重新考虑关税政策。

中国贸易专家指出,资本市场的反应也是特朗普调整立场的重要推动因素。《界面新闻》引用专家分析称,在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措施后,美国资本市场遭遇"股债汇三杀",即4月1日至25日标普500指数下跌1.9%,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升12个基点以及美元指数下跌4.5%。

加之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税谈判进展缓慢,进一步削弱了特朗普坚持高关税政策的可能性。

光大证券在报告中指出,尽管美国试图排挤中国,建立新的贸易联盟。但事实上,多国对封锁中国供应链深感忧虑,这让美国的意图难以成为现实。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4月17日表示,将在关税战中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墨西哥总统也称未能与美国达成任何协议。同月22日,日本拒绝扩大美产大米进口;越南总理也指出,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不应影响其他国家利益与市场。

4月24日,法国财政部长表示,欧盟与美国在关税问题上"距离达成协议仍遥远"。此前一天,韩国外长赵兑烈也表态称,没有任何国家希望被迫在美中之间二选一,并强调美中竞争不应是零和博弈,明确中立立场。

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开始向外释放"正与中国谈判"的信号,而中国商务部则否认正在谈判。央视表示该说法毫无事实依据,中国驻美大使馆亦于25日强调,如果美国希望谈判,必须先停止施压,撤销单边关税措施。

对此,英国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的经济学家指出,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已显露现实局限,目前已到了必须降低甚至取消关税的阶段。

罗振兴还指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出口中占比超30%,美国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中国产品的供应来源,美国将难以承受由此带来的通胀压力。

考虑到中国强劲的经济韧性、与全球各国的产业链深度融合、国际舆论氛围以及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等多重因素,主流观点认为,特朗普政府在这场关税战争中并不占据优势。(完)

韩国纽斯频(NEWSPIM·뉴스핌)通讯社

Menu

Kollo 를 통해 내 지역 속보, 범죄 뉴스, 비즈니스 뉴스, 스포츠 업데이트 및 한국 헤드라인을 휴대폰으로 직접 확인할 수 있습니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