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斯频通讯社首尔7月31日电(记者 崔宪圭)君子常自我修炼、未雨绸缪,小人则急功近利、不走正道、妄图侥幸成功(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这是出自记载孔子之道的《中庸》中的一句名言,其含义是君子不求立刻出人头地,而是勤于修身养德、随时准备迎接机遇,警惕在关键时刻准备不足;而小人平时疏于积累,一旦未被任用,便怨天尤人。这句话用以批评那些不自省、内心焦躁却毫无准备的人。

今年7月中旬,笔者在赴北京出差期间与几位中国友人共进午餐,话题很自然转到了中国游客的旅游趋势。有人说,现在中国游客更喜欢以家庭为单位出行或自由行,而不是传统的举旗跟团游。也有人表示,与东南亚和韩国的低价游相比,越来越多的人倾向选择日本这样的高端目的地,甚至是价格昂贵的欧洲。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场的六位中国友人中,如果有四天三夜假期,全部表示更愿意去日本而非韩国。理由简单又现实,尽管日本旅行稍贵,但其文化体验、旅游景点、美食、购物种类更加丰富,服务也更周到。
他们坦言,美食是旅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除了参鸡汤和烤肉,其他餐食选择单一,是让他们对韩国游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然而,当被问及对韩国和日本哪国更有好感时,他们却异口同声选择了韩国。
一位90后中国友人补充说,当前日元兑人民币汇率较低,使日本旅行性价比更高。在日本,像动漫周边、小吃礼盒等纪念品不仅选择多,且比韩国更便宜、更精致。
说到这里,笔者不禁想起今年春天,一位在首尔工作的中国朋友刚从日本旅游回来送给我一盒包装精美的日本点心。她和丈夫只要有空,几乎每次都会去日本的城市或乡村旅行。朋友告诉我,与韩国济州岛等地相比,日本旅行费用差别不大,但服务却优于韩国,这让他们更偏爱日本游。
中国人收入增长也是"游客绕开韩国"的一大原因。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人均GDP为8000美元,2019年突破1万美元;尽管经历了疫情,但经济总量不断上升,截至2024年,人均GDP达到1.3445万美元。如果结合物价水平,目前中国约有4亿大城市居民,其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人均2万美元的初级发达国家水准。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价格高昂的欧洲或美国旅游;在亚洲,日本成为少数具有高端形象的目的地,韩国则渐渐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归为"性价比高但乏善可陈"的类别。从吃喝玩乐方面来看,韩国甚至已经被泰国反超,日渐远离中国游客的优先考虑范围。
问题在于,中国游客结构在改变,而韩国的旅游产业,即所谓"K-旅游"战略却还停留在五年前,甚至十年前的状态。仍旧在一味开发针对人均收入5000美元时代的低价购物团产品。
不论是济州岛还是明洞,旅游景点遍布急功近利的"宰客"现象,仁川机场也不时传出非法黑车敲诈游客的案例。7月在北京见到的一位中国友人就说,5月去一趟济州岛旅行,结果因乱收费和服务态度差,旅游体验一般。
即便在2023年中国放开团体游限制,韩国旅游业也未认真反思"为何中国游客不来韩国?为何改道去日本或泰国?"但他们似乎仍抱着一种莫名的自信,认为只要"限韩令"一解除,中国游客就会"自然回归"。随着新政府上台,韩中关系逐渐回暖,对游客回流怀揣希望在情理之中。
然而,真正重要的是韩国旅游业是否真正准备好迎接进入"2万美元时代"的中国游客。若不能推出吸睛的伴手礼,不能拿出值得专程搭飞机去品尝的特色美食,那么可以断言,K-旅游的未来将黯淡无光。
有言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时至今日,这句古训仍具现实意义。K-旅游应摒弃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的"小人思维",以君子的胸怀与远见,全力修炼内功,方能真正赢得新时代的中国游客。(完)
韩国纽斯频(NEWSPIM·뉴스핌)通讯社